发布于 2024-12-20
二)保密组织健全,有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保密工作;(三)用于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场所、设施、设备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四)从事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人员的审查、考核手续完备;(五)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原则性,没有不良嗜好;(5)在能力条件方面,具有拟任工作所必备的文化知识和工作能力。
用于涉密集成业务的场所、设施、设备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五)有专门的保密工作经费;(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保密条件。
涉密集成资质包括总体集成、系统咨询、软件开发、安防监控、屏蔽室建设、运行维护、数据恢复、工程监理等业务。取得总体集成业务种类许可的单位,除从事系统集成业务外,还可从事软件开发、安防监控和所承建系统的运行维护业务。
1、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2、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作为IT领域的国字号资质,是企事业单位在从事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时的法定资格。依据国家保密局于2020年11月13日颁布的《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国保发【2020】1号),这一资质的获得需经过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严格审查。
3、根据国家保密局修订下发的新的管理办法规定,涉密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乙级和单项三种,并引入了评估机制。1)甲级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承接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业务,并仅可承担本单位承建的涉密信息系统的系统服务和系统咨询工作,不得从事其它单项资质业务。
适用于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申请、审查与资质单位日常保密管理的保密标准,定义涉密人员、涉密载体、信息系统及信息设备。标准实施原则包括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严格标准、依法管理、业务工作与保密工作结合、保密责任落实、健全管理体系、开展保密风险评估与管理、建立保密管理的持续改进机制。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格的认定标准:企业应具备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并通过保密资格审查,方可从事涉密信息系统集成工程的相关工作。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格的认定程序:企业需向主管部门提出资格认定申请,经过初审、现场审核等程序,方可获得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格认定证书。
一)保密制度完善;(二)保密组织健全,有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保密工作;(三)用于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场所、设施、设备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四)从事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人员的审查、考核手续完备;(五)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其中,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规定了以下内容: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格的认定标准。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应当具有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并经过保密资格审查合格,才能从事涉密信息系统集成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等工作;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格的认定程序。
资质单位要求 根据《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标准》甲级资质单位应当设置专职保密总监,保密总监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2甲级资质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保密总监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现场审查满分为100分,通过标准为80分以上;保密资质认证现场审查满分为500分,通过标准为450分以上。两者的认证标准虽有差异,但均需建立全面的保密管理体系。
1、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应对部门的保密管理工作承担直接领导责任。
2、直接领导。根据查询百度题库谨迟岩得知,题目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部门负责人对部门的保密管理负()责任。A.全面。B.具体领导和监督。C.直接领导。D.连带。答案是C,所以是直接领导。温馨提示:本题试卷出自涉密信息系统知识测试题库题库(268道)。
3、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部门负责人对部门的保密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涉密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和配套设备、设施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的系统或者网络。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保密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
4、全面责任。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部门负责人对部门的保密管理负有全面责任。需要落实安全保密责任制,组织研究和部署落实保密工作,实施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安全保密工作规划、规章和标准。